與時代共振——2023中國消費發展論壇在海口舉行
4月12日,由海南省商務廳、廣東省商務廳為指導單位,南方報業傳媒集團、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聯合主辦,南方周末承辦的“與時代共振——2023中國消費發展論壇”在海南海口召開。本次論壇是第三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期間舉辦的高端智庫活動,匯聚了來自政府、企業和媒體等多方代表,共同探尋雙循環發展格局下中國消費高質量發展的創新路徑。
海南省商務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岳陽
海南省商務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岳陽,南方報業傳媒集團黨委委員、副社長、副總編輯王義軍,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等出席論壇并致辭。
岳陽指出,五年來海南自由貿易港的建設邁上新臺階,“如今的海南,通過持續優化海南消費供給、推進島內消費體系建設、推動全球消費資源聚集、大力發展新型消費、優化消費環境建設等措施,已經成為一頭連著國內市場、一頭連著國際市場的國內外消費品‘中轉站’,在連接和暢通國內國際市場中發揮著關鍵作用。”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黨委委員、副社長、副總編輯王義軍
王義軍表示,消博會在海南舉行,不僅將全球優質消費品引進中國,還為國內品牌“出海”搭建平臺,是中國對外開放合作的又一個窗口,也是暢通“雙循環”的生動實踐。南方報業傳媒集團一直密切關注時代發展,近年來大力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建設新型主流媒體集團;同時積極參與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而媒體智庫化建設是其中的重要一環。南方周末于2017年啟動智庫化轉型。如今,南方周末研究院已建成包括城市(區域)研究中心在內的10個研究中心,在生產深度新聞報道之外,持續出品深度調研、政策咨詢和各類榜單等智庫產品。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
遲福林以“穩定消費預期 擴大消費主體 推動消費結構升級”為題發表開場演講。他指出,改革開放45年來,我國實現了從短缺經濟時代到消費新時代的歷史性跨越。當前,“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關鍵是做好消費預期、消費主體、消費結構這“三篇文章”。一是著力穩定消費預期。穩增長重在穩消費預期,穩消費預期重在穩就業,穩就業重在穩企業;二是著力擴大消費主體,而擴內需、促消費的關鍵在于強主體,其根本是擴大中等收入群體;三是著力推動消費結構升級。他認為,我國城鄉居民消費結構升級仍有巨大空間,加快服務業市場開放、推動全國統一的公共消費基礎設施建設是拉動消費增長、推動消費結構升級的重大任務。
在此次論壇上,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王一鳴,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政策與實踐研究所所長、香港國際金融學會主席肖耿,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南方周末研究院副秘書長、南方周末城市(區域)研究中心主任戴春晨,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鶴鳴等圍繞“擴大消費與消費結構轉型”發表主題演講,從理論和實踐等多個層面出發,探討消費趨勢和宏觀政策,展望消費復蘇之下的新發展格局。
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消費新場景、新模式不斷涌現,如何把握消費浪潮,共建共享消費新生態?本次論壇還以“新消費趨勢”“釋放海南免稅消費潛力”為話題展開了兩場圓桌對話。
“新消費趨勢”主題圓桌對話由南方周末研究院副秘書長、南方周末城市(區域)研究中心主任戴春晨主持,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科研信息部副部長、教授王曉紅,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副院長、RCEP研究所所長匡賢明,贏商tech城市商業地圖事業部總經理黃靜,洋浦國際投資咨詢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張喆,支付寶芝麻商業信用部副總經理郭鵬等參與討論。
“釋放海南免稅消費潛力”主題圓桌對話由中改國浩自貿港法律研究中心主任、中改院法律顧問李淳主持,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原部長及海南省開放型經濟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名譽院長趙晉平,全國政協委員、畢馬威中國原副主席龔永德,海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黨組書記、主席王惠平,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郭達,中免集團海南運營中心副總裁劉斌等參與對談。
在呈現豐富多元的思想盛宴之余,由遲福林主編的《中國消費大趨勢》新書在本次論壇正式發布。本書匯聚高層專家關于消費研究的重要觀點,就穩定消費預期、推進消費結構升級、建設全球最大免稅市場給出諸多良策。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匡賢明,海南出版社副社長衛淑霞為新書揭幕。
在中國消費市場逐步恢復的背景下,消費的潛力與活力正持續不斷地釋放,新型消費正在為消費提質升級注入新動力。中國消費發展論壇將持續關注中國消費發展新趨勢,探索中國消費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助力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