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福林:要高度重視RCEP在促進亞洲經濟一體化的作用
編者按:3月25日上午,中改院院長遲福林教授應邀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報告專家媒體采訪會,并就中俄經貿關系、RCEP等話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以下為遲院長接受記者采訪時的發言,根據速記整理。
要高度重視亞洲,尤其是東盟為主體的RCEP在區域一體化中處于什么地位。
一、發展與沖突成為全球面臨的突出矛盾
2021年我曾作過一個判斷:發展與沖突成為未來10年全球面臨的突出矛盾。西方的主要矛盾是沖突,東方的主要問題是發展。
第一,RCEP生效實施。作為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區,其經濟總量、人口數量、貿易總量占全球的1/3左右。
第二,RCEP具有公平、包容等特征。RCEP成員國既有發達經濟體,也有發展中國家,還有最不發達國家。且其經貿規則的包容性比較突出,最不發達國家將獲益最大。
第三,潛力最大。例如,目前日韓對RCEP原產地規則的出口利用率達到50%左右。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成員國原產地規則利用率不到3%。
也就是說,在美國挑戰全球自由貿易的背景下,RCEP已成為區域發展的最大利好。
二、高度重視RCEP的全球影響
1.RCEP已成為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區域。例如,東盟將在2030年成長為全球第四大經濟體。未來5-10年,RCEP仍將有可能是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區域,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2.促進各個經濟體共享RCEP紅利。柬埔寨預計在2028年因RCEP的實施擺脫最不發達國家地位。當前,需要各成員經濟體主動開放,使得最不發達國家更好享受政策紅利。
3.RCEP區域合作面臨重要機遇。預計在今年10月,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將簽署;預計今年上半年,中日韓自貿談判會有所突破。一系列的區域自由貿易安排為區域經貿合作創作很大的空間。同時,RCEP也處于不進則退的關鍵點。
目前,各方對中國與歐美的關系談得很多。但我認為,要高度重視中國推進以東盟為主體的RCEP進程。我認為,這應當成為美國挑戰全球背景下中國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最重要的抓手。但據我觀察,各方對這個問題還不夠重視。
因此,我十分贊成張軍秘書長在發布會上提到的關于亞洲經濟一體化的觀點。今年,中改院受邀撰寫了《亞洲經濟一體化報告》的下篇《RCEP:塑造亞洲經濟新未來》。建議學者、媒體朋友,要高度重視RCEP在亞洲經濟一體化中的角色作用。
三、RCEP有可能由區域性組織轉向跨區域組織
RCEP有可能擴容。例如,要推動香港盡快加入RCEP。這件事我們呼吁了5年。如果2025年,香港、智利、斯里蘭卡等經濟體加入RCEP,RCEP將成為一個跨區域的組織。因此,我判斷:RCEP不僅是中國與東盟、中日韓合作的一個重要載體,更可能從一個區域性的組織成為跨區域的組織。
更重要的是,RCEP有可能同上海合作組織、海合組織對接。未來,如果將三個區域結合起來,共建自由貿易區,將有效應對美國挑戰,成為區域經濟一體化和經濟全球化的最主要的抓手,對此要高度重視。
海南自由貿易港與香港的合作,根本的問題在于共同推動區域合作進程?,F在,香港與RCEP區域的投資與貿易占香港對外投資貿易總額的60%-70%。所以海南自由貿易港和香港的合作,根本的問題是如何更好發揮兩個自由貿易港在區域合作中的樞紐作用,這個作用的發揮極為重要。
所以今天我呼吁,博鰲亞洲論壇在亞洲經濟一體化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要高度重視這個問題。目前我們高度重視歐美問題,但首要的是要把周邊問題解決好。周邊解決好了,中國就有大發展,亞洲就有大發展。